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学术在线 >  加强学术平台建设,促进学术期刊发展

加强学术平台建设,促进学术期刊发展

     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,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,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。如何适应技术发展新形势,建设我国高水平学术平台,已成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。

      把握学术平台的目标要求。从学术期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,学术平台建设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:一是有利于培育更多世界一流期刊 ;二是有利于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、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,从根本上破解“两头在外”的问题 ;三是有利于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、影响力、竞争力 ;四是有利于尽快适应开放科学新要求、开放获取新变革的挑战。

      根据《开放获取期刊目录》(DOAJ)的最新数据,截至 2024 年 9 月 5 日,其收录的全球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已达 20892 种。《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(2022)》发布的数据表明,2022年我国科技类开放获取期刊数量达到 1810 多种。

      提升学术平台的整体质量。学术平台是连接学者、期刊和读者的桥梁和纽带,是期刊出版、传播的重要载体,学术平台建设的质量尤为重要。要像重视抓好学术期刊的质量一样,抓好学术平台建设的质量。质量以内容为先,内容以创新为要。一是要为读者提供更多有思想、有深度、有价值的学术内容,多发布具有原创性、创新性的学术文章;二是要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,做到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,扭转科研评价中存在的 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、过度、扭曲使用等现象,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,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,回归学术初心,净化学术风气,优化学术生态;三是要加强学术把关和质量把关,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,加大对滥发质量低劣论文期刊的清理力度,加强对防范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建设。

      加强学术平台的资源聚合。学术平台的功能发挥与影响力传播力的大小,都与平台的资源聚合程度密切相关。因此,加强学术平台建设,基础在加强资源聚合。一是要加强挖掘整理。我国期刊有 10139 种,数量多、体量大、品类多样、供给丰富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、知识资源、学术资源和数据资源,需要加强对过往期刊资源的挖掘整理,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,把这些宝贵资源用好、用活;二是加强资源共享。要促进学术平台之间、学术平台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,建立学术资源共享与应用平台,创新学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,降低学术文献资源获取成本,满足用户对学术资源的需求;三是加强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。以优质学术期刊为龙头重组整合资源,跨地区、跨部门、跨学科整合学术期刊出版资源,建设多种形式、多种学科资源共享的期刊集群。

      加快学术平台的技术应用。当前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期刊业的全方位应用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,它正在对传统的出版模式产生深远影响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内容生产效率、丰富读者体验、优化出版流程以及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。我们要因势利导,适应新技术发展新形势,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和数字变革,建设高起点、高水平的学术平台。一方面要加强期刊间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研究和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各种新问题 ;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数字技术与期刊出版的深度融合,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落地。

      要探索构建集科研流程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,更好服务学术交流,推动科技创新。要鼓励支持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和期刊集群,聚合出版资源,开发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、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、知识服务平台,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。

      加强学术平台建设,是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迫切需要。我们要共同努力,为建好中国的学术平台,推动中国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