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学术在线 >  AI与出版:共享共赢

AI与出版:共享共赢

 

       人工智能(AI)正逐渐融入出版行业,成为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工具。英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rs Analysis(恩德斯分析公司)的报告《AI:超越高风险的效率》(AI: Moving Past Risky Efficiencies)指出,尽管AI显著提高了效率,但尚不足以彻底颠覆行业的基本商业模式。

      出版商应对AI保持理性态度,既要避免盲目乐观,也不能忽视其在提升效率和推动创新方面的潜力。

AI赋能内容:内容新生

      A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日益多样化,从生成文章音频版本到内容翻译,为出版商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。

然而,AI生成的翻译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本地化,因为本地化不仅是语言的翻译,还包括对文化、习俗和背景的适应,以使内容更加符合目标市场的读者习惯和情感。

      把一个故事从英语翻译成中文时,本地化会考虑用符合中文读者文化认知的表达方式,甚至会调整内容细节,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共鸣。因此,本地化是让内容在不同文化中更加“接地气”的过程,而不仅仅是逐字翻译。这意味着仅依靠AI难以实现受众的深度扩展。

      更深远的应用在于,AI可以为复杂档案材料生成元数据,使编辑和读者更轻松地访问和利用过往内容。这一功能可以激活尚未数字化的历史资料,创造新的收入来源,对地方出版商尤为重要。

AI应用策略:大出版商VS小出版商

      报告指出,AI的边际效益与出版商的市场地位密切相关。对于PA Media和路透社等大型出版商来说,它们已经广泛应用非生成性AI来自动化处理结构化数据,因此生成式AI的增益相对有限。同时,生成式AI系统因存在捏造信息的风险,需要更严格的监督,这对内容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,增加了编辑和审核的工作量。

      AI在大型出版商中的核心应用在于数据整理和故事构思。Enders Analysis指出,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数据的独特性和高质量内容将成为出版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。

     《金融时报》(Financial Times)通过AI对海量数据集进行智能分类,并结合基于传统规则的AI工具进行深度分析,有效降低了信息失实的风险,确保内容的精准性和可靠性。

      相较之下,地方和小型出版商可以利用生成式AI的灵活性,通过减少重复劳动来高效完成多样化任务。以英国Newsquest媒体集团为例,该公司利用AI技术帮助编辑和作者快速处理稿件,使他们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深度调研和创作中。

      此外,Newsquest还开发了一款机器人,通过自动化的信息自由获取(FOI)请求生成内容线索,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。

     这些工具的应用展示了生成式AI在出版行业的多样化潜力,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出版商而言,可以显著提升内容创作和发布的效率与质量。

AI视频创作:编辑更胜一筹

      在视频内容创作方面,该报告对生成式AI的潜力持保守态度。目前,生成式AI在视频内容生产中的优势尚不明显,尤其在成本效益和可靠性方面存在显著不足。相比完全依赖生成,出版商或许应更专注于创作优质内容,同时利用AI辅助视频编辑,以提升整体效率。

AI衍生产品:前景待破

      AI聊天机器人是出版商尝试面向消费者的生成式AI产品之一,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使出版品牌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。然而,Enders Analysis指出,目前消费者对AI聊天机器人的需求尚不明确,接受度也存在障碍,导致相关产品的推广步伐放缓。

     不过,这些尝试可能为未来更智能、更个性化的搜索和网站功能奠定基础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推出的新功能允许读者高亮特定文本并查找相关语义内容,这种改进虽小但有效,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
     报告进一步强调,出版商在AI上的投入应保持理性,明确AI在提升生产力和增加收入方面的实际贡献,以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。分析师建议,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有效降低AI研发成本。对于整个出版行业而言,共同应对挑战、合作开发AI技术,将有助于分担研发费用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
     总体而言,该报告为出版商提供了关于AI应用的深刻见解。AI的引入无疑为出版行业的生产力提升带来了巨大潜力,但出版商应理性评估其效用。AI并非万能,通过巧妙应用和战略部署,出版商能够充分挖掘其潜力,实现内容再利用和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。